7/10. 以梵高去巴黎为艺术生涯的分界点,以梵高的宣教生活开场,此时渴望得到传教工作的梵高还对基督教救世抱有幻想,亲身来到教区的矿井,骨瘦如柴、黑熏熏的幼童也背着箩筐,使梵高认识到要用自己的衣服、住所和床代替上帝抽象的爱,这一阶段再现了梵高西装革履到破旧棉袄的蜕变,直到巴黎才因提奥的建议脱掉旧棉袄,之前求婚被拒的梵高把手伸入蜡烛. 镜头毫不吝啬地展现梵高顶着烈日、大风坚持写生的场景,经常搬家、村人嘲笑、酒馆买醉和送往病院仍不顾操劳地作画等代表性的经历都得到还原,结尾梵高开枪自杀的外景:麦田、乌鸦叫唤和象征走向生命终点的车夫,色彩运用上表现梵高富有激情的死亡并不理想,叙事虽然给予疯狂行径以合理的动机却流于程式化. 上周见了侯孝贤,心里的敬仰之情喷薄而出,回来闷头又刷了一遍这部. 画风散淡、清丽,背后却透着一股对逝去时光与错过机会的耿耿于怀,以及对政治与历史的梳理,分辨. 看似是讲“我”,其实还是讲“国”. 室内戏的机位并不是台湾新电影典型的横平竖直,但其内敛的神韵和透出来的正派、坚韧精神,却是那阶段华语电影里最出色的. 每场戏都不是为了串联拼组核心情节,而是提供给观众“角色们在过着怎样一种生活”,可以称为状态写真. 现在再看,八几年这几部侯孝贤电影,确实被是枝裕和学去不少,比如片中停电了-赶紧找蜡烛-蜡烛刚点上就来电了-回头一看老爸死了,道理和《跨过鸭绿江》老太太的死一样,再加上屋外的雨,片尾画面外的死者等等. 中段奶奶把芭乐抛来抛去那段一下子就看哭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