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难想象,长安当年曾经是东莞市最穷的一个人民公社,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寸水泥路,滩涂纵横交错。说起当年这段穷的历史,前任长安镇党委书记袁德和记忆犹新:改革开放前,长安只有一家农具厂、一家水泥厂,即使发展到1987年他刚到长安当镇长时,长安也只有外资工厂108家,产值和技术含量都相当低,如当地的水泥厂年产量只有2000吨标号200的水泥,“不能用来建房子,只能打猪圈”。当时的长安镇还是以农业为主,有5500(,亩水稻田和5500亩香蕉园,而且每年还得给国家上缴22万担的公粮。所以尽管每年耕种这么多水稻,但大部分群众还是吃不饱的,人民的生活很是辛苦。
长安以前是非常典型的农村,即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,农民们辛苦劳作一天,工分也只有8分钱。能逃的都逃走了,留下的人们只能生活在各自的狭小天地里,每天劳作在那块曾流淌了几千年汗水和血液的土地上。那一张张淳朴的脸上没有一丝凄愁的表情,他们对自己的境遇也已麻木,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中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更不知不久的将来他们天生下来的农民命运将被改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