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禧(1624—1680年),字凝叔,亦字冰叔,又字叔子,号裕斋,又号庭勺,学者称为庭勺先生。江西宁都人。禧与其兄祥、弟礼皆以文名世,有“宁都三魏”之称。魏禧自幼随父读书乡里,11岁时即以时文得名。明朝灭亡后,隐居翠微峰上,与其兄弟、姐婿和好友共9人,躬耕自食,讲《易》读史,时号“易堂九子”。39岁后,他改装下山,漫游江、淮、吴、浙,以文会友,遍交奇士,结纳贤豪,希望反清复明。康熙年间诏举博学鸿儒科,力辞不就。著作有《魏叔子文集》等。
魏禧有一套较为系统的文章理论,可以概括为“尚用”、“立本”、“贵变”。他说:“予平生论文,主有用于世。”[8]这是古代文论家的共同主张,但他赋予了鲜明的时代内容,他所说的“有用于世”,是针对明代八股文的腐朽、拟古之作的卑陋、理学的虚浮,最终导致江山易主的政治现实而发,要求文章之作担负起救国家之败亡、正人心之惑溺的责任。他强调“文章之道,必先立本”,讲求主观的见识、实践和才能,既要广博地学习前人总结出的历史经验,又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来发现并掌握规律,肯定生活实践是作文的根本。同时,他认识到任何时代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个性、独特的价值,文章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,不可“株守古人之法”而失去创新精神。这些艺术见解在当时有着很大的影响。